在两周前,华为Mate60 Pro横空出世,直接开售。拿到真机的第一刻,我们就将其作为主力机深度使用了两周的时间。本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台华为 Mate60 Pro实际体验到底如何?
👇戳此看视频👇
外观
在使用Mate60 Pro的两周,我们发现手机辨识度是真的高,坐地铁,乘电梯,付款扫码,很多人都投来注视与羡慕的目光。
传承了Mate系列中轴对称设计,镜头模组延用标志性的“星环”设计,辨识度拉满,同时后盖不同材质与色彩的拼接,也让背部的设计搭配层次更分明。
我们也拿来了之前用过的几代Mate,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来投投票,你们更喜欢哪一代的设计呢?
相比之下,这一代的星环设计更大气,在配合拼接处的同心弧线,整体更加和谐。结合一体成型的中框结构,整块玻璃盖板像是突破边界从桎梏中绽放出来的,而后在大地色卡的后盖之上,升出了一个新生的圆环。
在开售当天,我们办公室四位编辑就一人抢到了一款配色,这四种颜色全部来自中国的山河之美;
来自西藏墨脱县雅鲁藏布江的雅川青,能从锦纤材质的后盖中看出山河墨染的立体纹理。
白沙银,来自新疆阿克陶县的白沙山,同样是锦纤材质,在光线下还能呈现沙砾般的闪光层次。
雅丹黑,来自青海茫崖市的黑独山,素皮细腻的纹路配合下半部分金属哑光的黑色,上手的质感非常好。
南糯紫,来自云南勐海县的南糯山,素皮材质的后盖给人一种典雅神秘的美。大家可以先来弹幕里投投票,更喜欢哪款配色。
转到正面部分,Mate 60 Pro采用等深四曲屏,屏幕的四边曲率一致,从手机的各个角度去看屏幕,都能得到一致的屏幕曲度,就像杯子里有张力的水平面,精致感舒适感拉满。在握持与滑动操作时,也能获得舒适圆润的操作体验。同时,Mate 60 Pro在显示上也支持临境显示,1-120Hz根据屏幕内容自适应刷新率,带来更为流畅的观感体验。
生活中,手机跌落在所难免,Mate 60 Pro采用耐摔的第二代昆仑玻璃+一体化金属的玄武机身+后盖的锦纤材质。从前中后三层组成了玄武架构对手机进行防护,从去年的正面屏幕耐摔升级到了全面耐摔。
性能
这次新的芯片,在性能与续航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提升。我们直接给大家看实际游戏中的表现。由于目前第三方软件都在加速适配Mate 60 Pro中,我们就先来看王者荣耀的帧率表现。
在室温25度环境下,固定屏幕亮度350nits,连接Wi-Fi网络,在半个小时游戏过后,平均帧率115.7,帧率波动5.6,整体游戏表现还是非常出色,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卡顿和掉帧。
半小时游戏过后,正面最高温度41.5,背面最高温度43.8,发热主要集中在摄像头下方。
流畅度
除了游戏表现,性能的提升最能让用户直接感受到的,就是系统的流畅体验。针对这一环节,我们也为大家进行了测试,首先来看应用启动速度测试,这项测试可以反映手机日常使用是否流畅。在测试中,我们把手机亮度固定在350尼特左右,在室温、满电、0后台的前提下依次打开30款常用app,记录应用冷启动的时长,两次测试后取最低值。
在应用冷启动测试中,华为Mate 60 Pro连续打开30款app共耗时1分41秒,全程没有任何卡顿情况,整个过程十分流畅。这个速度和我们之前测试的搭载骁龙芯片的华为 P60 Pro速度快出近10秒。
另一项测试是后台留存测试,这项测试可以反映手机杀后台问题是否严重;我们同样清空后台,冷却手机至常温并重启,依次打开30款app,并进入二级页面,然后从头按照相同顺序记录应用的后台留存情况。
在这项测试中,华为Mate 60 Pro在开启一轮app后,完整保活了22个后台应用,其中还包括两款游戏。另外有5个应用二级页面进行了重加载,高德导航、今日头条以及夸克浏览器这3款软件被杀后台。和我们之前测试的P60 Pro相比,则多了3个后台保活,两款游戏和5个应用被杀后台,王者荣耀还出现了闪退的情况。
接着我们再切换到日常的实际体验中,经常会遇到多个应用切换进行操作。例如在微信视频通话时,同时进行小红书与淘宝的切换,并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;遇到游戏里开局匹配对手,挂个小窗刷刷抖音看看剧,也并不会出现卡顿;
再比如现在的网购越来越花时间,在抖音上看到电商直播,先打开什么值得买查查比价优惠攻略,然后分别在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上挨个比价,然后发现抖音最便宜,再切回抖音还是刚刚的直播间,下单支付完成!全程并没有因为后台被杀而错失直播间的好价,整个过程也流畅顺滑。看来在新芯片加鸿蒙4以及12GB内存的加持下,日常使用中的流畅以及稳定性都是旗舰级水平。
最后我们再来看Mate 60 Pro的续航情况,在凰家评测的续航测到「死」测试模型中,我们尽可能模拟用户一天的使用场景,连续使用高频应用,看看手机的电量能坚持多久;测试从100%电量开始,在室温环境、350尼特左右屏幕亮度以及50%音量下,连接Wi-Fi进行。
经过测试Mate 60 Pro最终坚持7小时25分钟,随后进入应急模式,应急模式下有坚持了10分钟的游戏才没电关机。
最终续航水平在凰家评测机库排行榜中排名第45。相比较去年的Mate 50 Pro整整提升了40分钟,同时也超越P60 Pro 7小时16分的成绩。
在续航表现上Mate 60 Pro完全可以撑住一天的正常使用,同时整个过程也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发热情况,看来这颗芯片不仅在性能上有所提升,在功耗与发热上都进行了控制。
影像
那这颗全新的芯片,在影像算法上ISP的水平如何呢?整体的影像体验有何提升呢?
我们先来看华为此前一直不大好的相机取景器。可以看到,Mate 60 Pro这代对取景器的预览画面做出了很大升级,更接近最终照片呈现的画面,同时取景器的卡顿与掉帧情况也得到了大幅提升,画面非常流畅,更接近所见即所得,也直接提升了使用者的拍摄欲望。
同时取景器预览界面的帧数提升,也带来了拍照速度的升级,Mate 60 Pro主摄拥有F1.4的超大光圈,再配合软件的算法,能对快速移动的物体进行捕捉,抓拍到生活中很多美好瞬间。
这是我们随手拍到的几张样片,不仅画面的对焦速度快,最终的成像效果也很好。这两只动若脱兔的猫咪,都能够拍到很多好玩的照片。同时这代Mate 60 Pro还专门针对宠物拍照进行了升级。配合全新的宠物拍摄算法,对宠物的眼睛、鼻头、毛发进行提升。同时搭载的长焦微距,也能拍到更多细节。
体验
这次Mate 60 Pro新的芯片+鸿蒙4的升级,让之前更多的智慧功能也一并回归了。
让我们觉得最好用的是手机它认主了,开启智能识别人脸后,只有机主自己查看手机的时候,通知内容才会显示,如果是别人拿着手机,或者是别人和你一起在看手机时,通知内容就会自动隐藏。
而且智慧感知还可以实现注视亮屏和注视不熄屏。在熄屏显示中,可爱的小表情也会跟着你的面部方位,一起移动,非常可爱。
其次让我们觉得好用的功能就是智感支付,将手机主桌面对准扫码设备,就会快速调起支付界面。
当面对付款二维码时,在手机出现二维码图标后,敲两下后盖或者点击图标,就可以快速扫码。
还有AI隔空操控也非常好用,双手不方便操作手机时,就可以通过AI隔空操作,刷视频、看网页、截图都十分方便。
除了这些系统中的小体验,Mate 60 Pro在通信上升级才是最大的。这代Mate 60 Pro采用了电磁场分散技术,减少了导体和介质对信号的消耗,进一步增强信号的强度,再加上灵犀天线和灵犀AI算法的加入,也让手机信号变得更强更稳定。
我们也进行了系统性的信号测速,在各大商圈、公园等地网络的上行速率都能达到70~100Mbps,下行速率更是能达到500~1000Mbps。
即使在地铁、地下车库、电梯等场景刷短视频、看直播、视频通话也都可以流畅使用。
而很多人都关注的卫星通话,非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占用公共带宽进行测试了。在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,天通卫星通信需要在Wi-Fi、无移动网络的户外无遮挡区域使用,找到卫星之后就可以进行卫星通讯了,整个过程需要很大的发射功率,耗电量也大。
目前可以在电信卡中开通直连卫星功能,每月10元的功能费,如果想要卫星通话还需要购买语音包,资费最低是50分钟200元。
可能很多人都用不到这个功能,但是有了这个卫星通话,就给了我们多一分保障,再想去西藏、新疆那些没有信号的无人区,就多了一些安全感。
最后在充电方面,华为Mate 60 Pro内置的是5000mAh,支持88瓦有线快充,实测从0充到100%耗时37分钟,在凰家评测数据库中排名第59名,比上代Mate50 Pro快了4分钟,表现还是不错的。
总结
那说了这么多,这就是我们使用两周华为Mate 60 Pro的使用体验,它给我们唯一的感受就是全都回来了。曾经的网络速度回来,系统流畅的体验回来,外观与手感回来了,曾经的那个华为回来了。
如果让我们推荐,它十分适合那些,曾经喜欢Mate用过Mate的用户,或者持观望态度,想要入手华为的用户,不仅是因为网络速度,更因为新芯片+鸿蒙带来的系统体验。如果是P系列用户,我们建议不妨再等一等,等等下一代P系列带着更旗舰的影像和更时尚的设计,载誉归来。
现在看看各个热搜榜,即使已经发售了两个星期,但依旧能找到各种华为的新闻。作为中国的消费者,我们当然无比激动和高兴。但除了那颗芯片,这台手机带给我的旗舰体验,才是我们更应该高兴的。如果说那颗芯片是“于无声处听惊雷”,那华为Mate 60 Pro就可谓是“于无色处见繁花”。
“特别声明:以上作品内容(包括在内的视频、图片或音频)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“大风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videos,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