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天实测超低温冰箱:温度越低,保存效果越好?
评测
评测 > 好产品 > 正文

30天实测超低温冰箱:温度越低,保存效果越好?

高端的食材,往往只需要朴素的加工,但绝对不能朴素的保存。但普通家庭有必要选择更低冷冻温度的冰箱么?本期凰家实验室专门买了目前 冷冻温度最低的家用大容量四门冰箱 。这款超低温冰箱,号称能做到 -38度冷冻 。今天就用它和家里原来这个普通的四门冰箱做一个对比测试。

👇戳此看视频👇

自动播放

冷冻温度

买回来吃不完的海鲜,即使按照要求冷冻保存了,可这些海鲜的口感,还是明显一天不如一天。

去问店家,人家直接来了一句:我们这种商用的冰箱,都是零下三四十度,甚至零下五六十度。你家冰箱也就零下十八度,长期保存海鲜,它能保存么?没有这个能力知道吧!

上网查阅资料发现,冷冻温度还真的会影响冷冻效果。因为冷冻过程中,对食材组织破坏最大的是冰晶,冷冻速度越慢,食材里的水分就越容易形成比较大的冰晶,这些冰晶会挤压和刺破食材的组织

而冷冻温度低的冰箱里,食物结冰速度更快,形成的冰晶更小更分散,所以解冻之后组织结构也更完整,保留的汁液更多,口感自然也更好。更低的温度也会让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更慢,脂肪的氧化速度更慢,全面影响食物的色、香、味、形。

现代冷冻技术刚起步时,大家普遍认为零下10度是食品的安全温度。到1964年,国际制冷学会建议,冷冻食品的最高温度为-18度,也就是说,要想长期安全的保存食物,至少得做到-18度,-18度也是现在多数家用冰箱的冷冻室温度。

对于一些高品质的海鲜、肉类,冷冻的温度可能还要低于-35度。比如金枪鱼,如果在高于-35度的环境下保存,那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发生氧化,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鱼腥味;颜色也会从鲜红色,变成深褐色。

测试方法

两台冰箱存放相同数量的肉类,经过一周、两周、四周之后,分别取出其中的一部分,来对比色泽、气味、重量等等指标的变化,再通过两台冰箱的数据,比较不同冷冻温度,对于食材储存的影响

测试道具初步规划了四种:家里常吃的牛肉海白虾三文鱼,以及比较金贵,不好保存的金枪鱼

一开始,我们选择了一种朴素的方法法——控制误差。比如每次取出一份牛肉来记录数据,但一份保不准会出现误差,所以我们交代负责采购的同事,按照每种肉类,每次取三份来计算样品。

四周时间,两台冰箱,每周三份,外加一周的样品作为备份;食材上我们就需要牛肉30份、三文鱼、金枪鱼、海白虾统统三十份。每份还不能太小,太小很难测出精准的数据。简单核算一下,买肉就得买三十多斤,总价直通五千加

结果第一次去采购样品就收到了一句“客官您请回~”,不是怕我们扛不动这三十多斤肉,主要是店员说,库存根本压根这么多。大额取货,请先预约。

折腾几趟才备齐了样品,接下来把每组肉都按照大小接近的三块来分配,虾选择颜色深浅接近的做为样品,每组三只。同时为了减少温度以外的其他变量,我们还用保鲜膜包住了这些样品。

现在——开启它们的极地之旅吧。

一周结果

一周过去,在这一周里,我们也实时监测了两台冰箱的行温度,实测格力这款超低温冰箱,最低冷冻温度达到了-38.5度日常的运行温度在-35度左右;而我家的普通冰箱,最低温度是-21度,日常的运行温度在-18.5度左右两者的温差足有16.5度。

把每种肉类都取出一组,看看一周的时间里它们有什么变化。

刚取出时,能看到格力超低温冰箱的样品看起来都冻的更狠一点,表面有一层淡淡的白霜,普通冰箱冷冻的三文鱼几乎看不到白色的脂肪线,其他一切正常。

常温解冻,去除保鲜膜,擦干血水之后,我们再作对比。

单纯从目测上看,两种冰箱保存的牛肉、三文鱼,都没有明显区别。称重数据倒是能看出,普通冰箱的血水流失率,要高于格力这款超低温冰箱。看来-35度以下的冷冻,确实能多保留一些食物的水分。

真能看出明显变化的,还得是最难保存的金枪鱼。格力冰箱冷冻的金枪鱼,在解冻之后呈现均匀一致的深红色。普通冰箱冷冻的金枪鱼,在解冻之后,能看到两侧边缘的部分,已经变成了淡褐色。娇气的海鲜,确实得用更低的温度储存。

两周结果

两周过去,这次解冻之后,普通冰箱冷冻的牛肉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变化,一块牛肉颜色变得暗沉,同时肉质也变得有些松散,明显不新鲜了。

把这些解冻之后的食材切开,温度更低的格力冰箱,无论是牛肉还是金枪鱼,颜色都更均匀,肉质都更鲜嫩。普通冰箱里取出的肉,颜色已经不太均匀,水分也流失的更多。

称重数据上看,格力冰箱冷冻的肉类,比普通冰箱保留了更多水分,特别是牛肉。在解冻之后,格力冰箱保存的牛肉,重量损失了3.23%;而普通冰箱损失了4.36%

这个结果其实有点超出预期,本来以为普通冰箱怎么也得坚持到月底吧,结果才半个月就有了非常明显区别。

四周结果

四周过去,来挨个品类看看冷冻的结果。

首先是牛肉,看看对比图,你觉得那块牛肉更新鲜?没错,这块是格力冷冻的牛肉,它的颜色要比普通冰箱冷冻的更鲜艳,更接近冷冻前的状态。

切开之后,能看到普通冰箱冷冻的牛肉,内部出现了明显的颜色不均,中心有非常明显的暗沉,证明它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氧化

三文鱼好一点,看起来两边区别不大,只有在捏的时候,能感觉到格力冷冻的三文鱼,弹性会稍好一点

金枪鱼就不一样了,不仅颜色上有差别,肉质上也有不同。普通冰箱冷冻的金枪鱼肉质松散,特有的鱼肉纹理,也变得很模糊。而格力冷冻的金枪鱼颜色仍然鲜艳,纹理清晰可辨。

甚至我们可以拿格力冰箱冷冻四周的金枪鱼,和普通冰箱冷冻一周的金枪鱼对比,很难说普通冰箱冷冻一周的金枪鱼更新鲜。伤害性不大,侮辱性很强。

最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海白虾,看上去每一周普通冰箱冷冻的海白虾都只是头尾更黑一点,结果到第四周,超低温冰箱里的虾,仍然只有轻微变色,闻起来没有丝毫异味。普通冰箱冷冻的海白虾直接臭了,而且是非常浓烈的腥臭味,这肯定是不能吃了。

称重环节也和前几周相同,解冻之后格力冰箱冷冻的肉类,流失的血水会更少。

对比前后数据,发现同款冰箱,第四周取出来的肉,流失的血水并不比第一、第二周取出来的多。这说明血水流失多少,和冷冻总时长关系不大,和肉从新鲜状态,到完全冻住的时长关系很大。

最大冰晶带测试

肉在冷冻时,温度是从外到内逐步下降,当肉的中心温度从零下1度降低到零下五度时,近80%的水分,就会开始结冰。这个狭窄的温度区间,叫做“最大冰晶生成带”

如果冰箱的冷冻能力差,食物要很长时间才能跨过这个温度区间,那它的内部就会凝结出很多大的冰晶,刺破细胞和结构。一块品质极佳的和牛,放进冷冻能力差的冰箱,再解冻肉质也会变得稀稀拉拉,味同嚼蜡。

格力冰箱冷冻的肉口感更好,也应该是因为它冷冻的更快,肉能用更短的时间穿越最大冰晶生成带,我们也准备了实验来验证这个说法。

我们把温度计插入到两块体积接近的牛肉,同时放进两台冰箱冷冻,记录牛肉内部的实时温度变化

两块17度的牛肉,降到-1度,分别用时59分钟,和93分钟。区别好像不是很明显?实际上温度越低,再降温用时也就越长。最关键的最大冰晶带,也就是-1到-5度区间,格力冰箱用时2小时17分钟。普通冰箱了翻倍的时间——5小时44分钟

这还是在北京连续40度高温的时候测试的结果,在恒温恒湿的第三方实验室里,-38度冷冻的冰箱,穿越最大冰晶带,用时也就是一个小时出头,而-18度冰箱需要三个小时左右。更夸张的还在后面,格力冰箱里的牛肉,3小时45分钟就达到了-18度,而普通冰箱足足用了12小时17分钟,三四倍的时间差,难怪在之前的测试里,普通冰箱保存的食物,总感觉没那么新鲜。

到这里我们可以确定,超低温冷冻冰箱很有实用价值。对于家里常年冷冻大量肉食的,更低温度冷冻的冰箱,能让食物更好吃,更新鲜,当然也能保存的更长久。

总结

那普通家庭有没有必要选择超低温冷冻的冰箱呢?

要是你对食物的规划极为细致,食材很少过夜,冰箱就是偶尔应急,那其实普通冰箱也没什么大问题

如果你需要经常把食材冻个十天半个月,甚至更久的,那选择超低温冷冻,吃起来会更放心。如果你在意食物的品质,那选择超低温冷冻,能保留食材的风味

当然,再好的冰箱,也要记得及时消灭里面的食物,保住食材的风味,是为让你随时能品尝美味。再忙,也别忘了好好吃饭。

亲爱的凤凰网用户: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,建议升级浏览器

第三方浏览器推荐:

谷歌(Chrome)浏览器 下载

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