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问大家一个问题,你觉得日系车在国内最近几年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?是智能化跟不上?是价格卷不过国产车?还是配置太低没有性价比?
确实,最近一两年日系合资品牌的日子确实很难过,智能化被国产新势力按到地上摩擦,价格又没有全本地供应链的国产车有优势,剩下的好像就只有“皮实、耐用、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”的信仰口碑。
当它们终于反应过来一味的打价格战并不能挽回销量颓势的时候,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!用中国智能技术加日系造车底蕴!
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车,就是日产N7!不过放心,我们依旧是秉持着自费租车、绝对无广的原则,只是为了让屏幕前的你能更好的从各个维度看看哪台车才更适合你,大家可以放心观看!
👇戳此看视频👇
车型介绍
首先日产N7的售价是11.99到14.99万,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是一应俱全,甚至还搭载了和Momenta合作的驾驶辅助功能和DeepSeek AI大模型,在15万元以内,就能实现领航功能,说实话要在五年前,这样的配置放在一台日系车上,定价就不提了,加钱你都买不到。
那这样的产品力就能在国内这么卷的市场里分一杯羹吗?我们找来了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小鹏MONA M03 Max。它同样不简单,在顶配不到14万的情况下,给到了62度的磷酸铁锂电池,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600KM,同时还搭载了双Orin-X芯片和小鹏的XNGP高阶驾驶辅助功能,在智能化上几乎照搬了老大哥小鹏的硬件配置。
那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,这台用了中国科技技术的日系车,能不能和国产地头蛇小鹏MONA M03从空间、舒适性和智能化上掰掰手腕。
车型选择 空间首先作为一台合格的家用车,不错的空间表现,一定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!那接下来,我们先来测一下两台车的后排乘坐空间表现,我的身高是179,将前排调整为我常用的驾驶位置,坐直后手臂超过方向盘一拳。
最直观的可以看到,两台车的后排空间看起来都并不是特别宽裕,体验下来同样如此,日产N7和MONA M03的腿部空间几乎保持了一致,均为20cm,而最大的差别是在头部空间上。
从数据上看,虽然小鹏MONA M03采用了掀背式的设计,来确保后排头部空间充足,但受限于车身尺寸的原因,小鹏MONA M03在座椅靠垫位置车顶就开始向内收缩,以至于像我这种身高的人坐在后排,后脑勺会无法避免的顶到横梁位置,纵向空间体验感不是很好。
那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两台车的后备箱储物空间吧,我们准备了一个26英寸行李箱,一个24英寸行李箱,两个20英寸行李箱和全套的露营装备,来看看两台车的后备箱谁能装下更多的物资。
从结果上来看,小鹏MONA M03因为车长只有4780mm,而为了更长的轴距和更充裕的车内乘坐空间,适当牺牲了一些后备箱的纵深,以至于无法容纳全部物品。
日产N7则有4930mm的车长和标准的三厢车造型,在后备箱纵深上是要比MONA强的,能够多容纳一个20英寸的行李箱,装满了全部的物品,在后备箱的储物能力方面,日产N7明显更占优势。
当然后备箱的储物空间固然重要,但是车内的储物空间才是咱们日常开车时使用频率更高的地方,那咱们用着一箱水,来看看两台车的车内储物空间表现如何!
我们将车内所有可以收纳物品的储物格:门板位置、手套箱、中央扶手、后排扶手等位置都装满了矿泉水,大家可以跟据数据度看到差别。
那结果就很明显了啊,日产N7凭借更长的车长还有更高的车高,确实在车内后排空间对比上还有后备箱的储物能力对比上略胜一筹,车内呢凭借镂空的中岛,确实也放置了更多的矿泉水,但是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,小到连矿泉水都无法直立放置到冰箱呢,确实是值得吐槽的一点。
不过很明显,轿车拥有再大的空间,当后排挤上三个壮汉之后,似乎也有点拥挤了 。那如果一定要以这样的方式出行,或许舒服的座椅能够带来一些慰藉。
舒适性
它作为在开车过程中与我们身体接触最多的车内组件,座椅材质的好坏软硬,一定程度上就应证了一台车在舒适性上的投入与调教。
而这次,为了更加客观的体现两台车座椅乘坐的舒适性,我们拉来了编辑部的十位同事进行“盲”测,他们会在戴着眼罩的情况下,分别乘坐在车内的主驾位置以及后排,仅凭体感,试试两台车谁的座椅更舒服。
那根据十位同事的“盲测”体验,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组数据,很直观的就可以看到,每一个同事在体验过两台车的座椅后,都会给日产N7的座椅更高的评分,尤其是在前排座椅柔软度和后排座椅靠背的柔软度评分上,日产N7都获得了全票,看来坐起来更加柔软舒适的座椅,确实会获得更多的青睐。
不过,不同身高不同身材的人,面对不同材质的座椅,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,而大家对于MONA M03的座椅,则更多认为它更加运动,支撑性很好,但如果久坐的话可能不太舒服,借用一位同事的话:一个偏运动一个偏商务
动态驾驶体验
当然,讨论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和驾乘体验,可不光是在静态层面,更重要的是动态驾驶体验。我们对两辆车在50km冲坡和50公里90度过弯的动态表现进行了测试。
先来看日产N7,在以50公里时速下,日产N7在起坡位置,前悬挂行程迅速压缩,随后在坡顶释放,此时可以看到,日产N7前后独悬的优势就展现了出来,车辆不论是在冲坡时还是在坡顶位置,都能尽可能的维持较好的车身姿态,较长的悬挂行程也能带来很好的缓震,从车内视角可以看到,车身在冲坡时有一个明显下坠的过程,但较软的悬挂中和了震感。从车尾视角可以看到,车辆在冲过坡后,共进行了两次回弹,随后拉稳车身。
在急转弯测试中,日产N7在转动方向盘的瞬间,右侧悬挂很快进行了压缩,此时的车身姿态表现就不太好了,有很明显的侧倾,在50km时速的情况下还出现了明显的响胎。很明显,日产N7的底盘调教整体还是更倾向于舒适和家用。
那再来看看小鹏MONA M03,首先可以看到,MONA M03在起坡位置悬挂并没有很明显的压缩,微微下沉一下后就冲到了坡顶,而在坡顶位置释放时也能明显看出,MONA M03的这套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挂悬挂行程明显是没有日产N7长的,车辆在落地的瞬间尾部承担的下压力明显高于车头,随后车辆在一次回弹后就立刻拉稳了车身,从车内视角可以看到,车辆在落地后,有很明显有吃满悬挂碰撞的声音,在悬挂碰撞释放时候,车内就没有额外的晃动了,很快恢复了平衡。
在转弯测试中可以看到,车辆在转弯时,右侧悬挂的压缩也明显没有日产N7那么大,车辆整体的支撑性还是很到位的,除此之外,在车内也能很明显感觉到,MONA M03的侧倾抑制也要比日产N7好一些。
很明显,两台车在底盘悬挂的调教和用料上,走的是不同的路线,日产N7更多为舒适取向,不光硬件配置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前后独悬,在悬挂行程和压缩回弹的力度上,很明显也更柔软。
而小鹏MONA M03则是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形式,整体的底盘调教更倾向年轻化、运动化,整个底盘的支撑性和韧性很足,虽然相比于日产N7缺少了舒适性的调教,但在部分激烈驾驶和应急变道情况下,会带来更好的车身表现。
除此之外,我们还分别对两台车60公里时速和120公里时速状态下的车内隔音能力进行了测试,以下是日产N7的噪音音频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佩戴耳机调高音量感受一下。
在60公里时速下,日产N7的车内噪音分贝基本维持在65分贝上下,属于“温和的噪音环境”,不过还是可以听到明显的胎噪,有时还会有一些细碎的磕碰声从底盘传来,而在120km工况下,风噪的影响也逐渐变大,风噪夹杂着胎噪,让分贝数值也来到了75分贝左右,迈入了“很吵”的噪音区间,高速状态下的座舱乘坐体验会有一定的影响。
接下来来听下小鹏MONA M03的噪音音频:
首先在60公里工况下,分贝仪数值在58左右,也属于“温和的噪音环境”范围,主要的噪音来自于胎噪,但整体性比较强,对其他路面上细碎的噪音隔绝的还是做的比较好的,而在120公里的工况下,噪音分贝来到了66.5左右,依然处在“温和的噪音环境”范围,虽然胎噪依然是最大的噪音来源,但是0.194的风阻系数和18英寸低风阻的轮毂,让小鹏MONA M03很好的隔绝了一部分风噪,整个座舱的噪音听感并不明显,高速环境下的静谧性维持的还是不错的。
智能化
当然,如果在现在2025年,讨论一台车还停留在舒适性和空间未免也太落后了,毕竟7万块的海鸥都已经用上了智驾。
而谈论一台车聪不聪明,可不光是指它的驾驶辅助能力,AI大模型的运算逻辑和驾驶辅助能力,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测试指标之一。
智驾能力
小鹏MONA M03的语音助手在面对双重复杂指令时,还没有办法正确识别和处理,只能分段单指令进行处理。
而在我让小P帮我找一个附近评分最高的铁锅炖大鹅的餐馆时,小P的处理再次出现了问题,它没有正确识别关键指令,而是把附近所有的餐馆全部显示了出来,在关键信息的捕捉和获取上,小鹏的AI语音助手还不够完善。
而日产N7也是一样,面对双重复杂指令时,依然只能单一触发备忘录的提醒功能,无法连续处理。
而之后我们还对两台车的AI功能进行详细体验,帮我做一个北京一日游的攻略,中午不知道吃什么怎么办,明天天气怎么样需不需要带雨伞。
总的来看,两台车的车机语音助手虽然都加入了AI大模型,在信息处理能力上能起到一定的提升,但还称不上好用。相比之下,小鹏MONA M03的车机语音说法方式更加拟人,相比于日产N7明显的机械声,交流体验感会更好。
除了AI,两台车都着重宣传了自己的智驾能力,可从结果来看,只有MONA M03目前是开通了全域的智驾功能,而日产N7当前只是开放了高速领航,在智驾这一维度上看,MONA M03不战而胜,但我们依然对MONA M03进行了【北京早晚高峰智驾测试】,测试的结果我会放在视频结尾。
既然智驾能力无法对比,那咱们就来对比下两台车的泊车辅助功能吧,我们共挑选了两种常见的停车场环境和一个双车抢车位的挑战:
首先是普通地面划线停车位,在这个有明显划线的停车场中,MONA M03的车位识别准确度和识别速度表现还是很好的,甚至可以提前扫描到前方较远的停车位,摄像头捕捉范围还不错,在确定好泊入车位后,很快就能规划出合适的泊入线路,并一把泊入车位,总用时31秒。
日产N7面对这样简单的泊车测试,同样毫不费力,虽然车位的扫描速度并不如MONA M03那样快速和全面,但是从确定泊入车位,到路线规划再到顺利泊入,总计用时26秒,在成绩上成功反超了MONA M03。
那接下来,就是更难的路边侧方停车挑战,我们选择了一个前后方都有车辆停放的路边停车位,同时车位的宽度较窄,普通司机都很难将车完全停入框内,先来看MONA M03的表现。
在点击泊入后,MONA M03很快启动并向前行进,随后流畅的右转方向倒车,帅气的一把~停出了框内,是的没错,MONA M03的泊车功能看起来还是有些保守,面对前后方车辆的包夹,MONA M03并没有选择多倒几次车身停入框内,而是很随性的压线完成了这次泊车,看来面对这样难度的侧方小车位泊车,MONA M03并没有很针对性的泊车辅助方案,同时在SR上也可以看到,泊车辅助系统对于车位和车身的判断也存在误差,给车辆右侧留下了较大空间,泊入失败。
接下来就是日产N7了,可以看到,日产N7选择的泊入路线就比较激进了,先向左直行,随后老司机般的倒车轨迹很聪明的将车尾甩的更靠近车位内侧,在车辆基本停入框内后,又前后进行了一次车身的调整,直至完全泊入车位。表现很好,而且从SR上可以看到,日产N7最开始确定的泊入位置就要比MONA M03要更贴近车位,确定的停放位置更加极限,并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复杂的泊车场景,总用时1分钟整。
接下来就是双车抢车位的挑战了,我们先用两台车围起一个中间车位,而小鹏MONA M03和日产N7将从车位两侧同时启动泊车辅助功能,并泊入中间车位 。
首先可以看到两台车几乎同时相应并做出了几乎相同的路线规划,这是要比谁有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了嘛!
Round 1
经过刚才的勇气比拼,两台车在这一趴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不同的战术,首先可以看到,MONA M03一马当先,直冲冲的向着N7奔去,这是要再一次发出勇气挑战吗?什么N7居然怂了?看到咄咄逼人的MONA 它停下了车轮,目送MONA 在他前面搔首弄姿。MONA 也是毫不客气,在秀了下自己丰满的车尾后,直直的开始倒车,就好像回到了自家的客厅一样从容。日产N7居然还倒车礼让,实在是太让人泪目了!这就是赛场精神的完美体现吗?
Round 2
经过上一轮的失利,日产N7好像下定了某种决心,在比赛的一开始就弹射起步率先封住了MONA的行进路线,这是一个完美的美式截停,难道日产N7的梦想是要当佛罗里达的烈焰战马吗?请上战力表,哦不对串台了。MONA 没有放弃,它选择了另外一条进攻路线,以退为进,先让开距离,随后别住你的车位,可是日产N7巧妙的左转化解了,使出了太极中的四两拨千斤,衔接丝滑小连招滑着太空步溜进了车位,可惜MONA M03遗憾败北!
Round 3
第三轮,这是一场定胜负的关键!究竟谁能获得本次的冠军!等等!MONA M03怎么不动,难道它使用的是那一招,先等日产N7放松警惕,随后悄悄从日产N7车后截胡猴子偷桃吗?但是日产N7的车位控制非常好,完全没有给MONA 任何机会,没想到这一切来的这么突然,MONA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终结了比赛!让我们恭喜日产N7获得了比赛的胜利!
结尾
好的,那我们本次对于两台车的测试就正式结束了,总的来看,两台车虽然有相似的售价和相似的配置,但整体车辆所适配的人群却各不相同,日产N7更适合家用取向,整体的内饰材质用料,包括底盘悬架的调教都更加舒适,更适合作为一台家庭用车,整体空间表现也完全能满足小家庭使用,如果没有太多的长途需求,一台600公里续航的日产N7还是很合适的。
而MONA M03更强调智能化和运动取向,满足年轻人追求的科技感和智能化需求,也是同级少有的支持城市领航功能的车,并且通过我们【北京早晚高峰智驾测试】后发现,MONA M03的智驾能力,完全不输特斯拉、理想以及蔚来的众多车型,目前位列【智能驾驶辅助能力榜】的第六名。
这两台车都作为15万元以内价位段段销量新星,确实有很多人会在买哪台之间犹豫,那希望我们本期的视频会对提供一定的购车帮助。
还想看什么车,或者还有哪些疑问,欢迎在视频下方留言,也可以私信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帮你解答。
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,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,希望给我们点赞收藏转发支持一下。我们下期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