充电宝为什么值400块?十款高端充电宝实测|补充一点vol.25
评测
评测 > 凰家评测 > 正文

充电宝为什么值400块?十款高端充电宝实测|补充一点vol.25

各位最近的充电宝还安好吗?是不是有很多朋友都遇到了召回或者在机场安检被扣下的情况?对于我这个出远门充电宝不离手的用户来说,这不还就精准踩坑,好几个常用的设备要不是没3C,要不就在召回名单,想发回售后,结果快递拒收,这真的属于维权无门的尴尬情况。

那恰好借着我手头充电宝都光荣下岗的机会,今天这期视频,我们从300到400元这个价格区间,挑选十个主流品牌中各自性能最强的充电宝来一波测试,我们今天的选品是尽量保证功能强大,可以满足尽可能多的充电需求,但是缺乏一定便携性。

👇戳此看视频👇

自动播放

介绍一下这期测试的选品,我们挑选了小米、酷态科、闪极、安克、贝尔金、奥海、摩米士、绿联、倍思以及品胜这十个品牌、在售款式中,充放电性能最强的充电宝来测试。

首先来看下,最近风头正盛的这个3C认证,我们发现,虽然手上这十台充电宝都有了3C,但是这个印刷方式还真有差异,毕竟规定说了3C标志不明显、不清楚的,也不能上飞机,像贝尔金的这种丝印方式就相当容易刮花,使用了不到一周,背面盖板已经有许多明显的划痕了,这里比较保险的是小米以及摩米士这两台,所有印刷信息都印在了玻璃盖板之下,几乎没有被蹭掉的风险。

这里我们再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,除了3C认证之外,正常情况下充电宝机身上标注的这个循环和数字标识,代表了这块电芯能够循环使用的最短年限,在这个期限内不会出现有害物质泄露,侧面表现了这块电芯的使用寿命。

实际来看,十台充电宝中只有奥海没有标明这项数据,此外小米、酷态科、安克、摩米士、绿联以及倍思都是五年,属于最短标准范围内,而品胜这款循环时间标注为了8年,贝尔金和闪极都是十年,理论上循环寿命会比其他这些充电宝翻一倍,更耐用。

除了各位关注的3C认证,我们还是从充电宝的使用体验出发,我们将分别测试它们的电芯容量、充放电功率,以及充电稳定性这些数据,来看看他们能否稳定满足你的充电需求。

首先作为充电宝的最基本特性,电芯容量达不达标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指标了,根据充电宝国标GB/T 35590-2017要求,充电宝的实际转换率需要高于80%才算达标。这里我们整来了一块假电池,在固定的放电功率下,测量充电宝的实际最大放电量,也就是多少瓦时的放电量,对比充电宝标注的额定瓦时,就能算出达标率。

从测试结果来看,小米、酷态科、闪极以及倍思这四台的容量达标率都在99%以上,转化率最高;之后安克、奥海、绿联以及品胜这四台的转换率算是第二梯队,安克为93.11%,奥海是94.43%,绿联为94.72%,品胜为91.53%,都在90%以上;最后贝尔金的转换率为89.02%,摩米士更是只有83.61%,虽然符合国标要求,但是对比小米、酷态科、闪极还有倍思这些实打实的电池容量,还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。

第二项测试,我们则重点关注这些充电宝对不同品牌设备的兼容性,通过测试苹果全家桶,以及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vivo、荣耀、三星的旗舰机充电最高速度,看看这些充电宝在快充性能上,适不适合各位的手机。

首先苹果设备兼容性上,小米、酷态科、奥海、绿联以及品胜这五台支持PD3.1的充电宝,在功率上都能跑满最大140瓦,带个16寸的MacBook Pro也很轻松,之后倍思这台只支持PD3.0,也就是最高100瓦的单口输出,贝尔金和安克这两台最高功率就只有65瓦,当然给iPhone、iPad充电完全没问题,给MacBook充速度就会稍慢,而摩米士和闪极的这两台,都玩了一手磁吸生态,PD协议下最高功率分别只有30瓦和40瓦,给iPhone 16 Pro Max充电,都没法跑满去年升级的45瓦快充,建议有iPad、Mac充电需求的各位,不要选择闪极和摩米士这两款。

而在其他品牌的充电兼容性上,给华为手机充电,贝尔金和绿联的充电速度最高,触发了UFCS协议,能跑到50瓦以上,没想到贝尔金作为苹果专业户,也还想着华为用户;其余几台都是23瓦左右的PD协议,并不算快。最后摩米士和品胜这两台只有10瓦出头,很难说是快充的速度。

荣耀这边,去年Magic6系列开始就支持了55瓦的PPS协议,对第三方充电器还算友好,这里小米、酷态科、奥海以及倍思都能跑在54瓦以上,算是进入快充范畴了,而闪极、贝尔金、绿联这里充电宝只能跑在5V 2A的输出档位,也是只有10瓦左右,如果在用荣耀的设备,这个充电效率甚至不如租个共享充电宝了,不推荐。

之后小米15 Ultra这边,自己品牌的充电宝和米链之一的酷态科,都能跑在120瓦的峰值,在用小米的各位,应该都入手这两个品牌的充电宝了吧?其他八个充电宝测试下来最高速度也就在23瓦左右,也是因为小米一直对高档位的PD兼容性不好,速度刚刚及格。

OPPO和vivo这里情况也比较类似,除了闪极这款是和一加联名,有最高55瓦的SuperVOOC充电外,今年都支持45瓦档位的PPS和UFCS,像小米、酷态科、奥海、绿联这四台,给OV充电都能跑满45瓦左右。另外四台只能跑在25瓦左右。

最后我们也测试了一下理论上兼容性最强,但是不怎么快的三星,万年45瓦PPS几乎也不挑充电宝,只有闪极和摩米士速度最慢,只能跑在25瓦的超快充电,其余八台都是45瓦的超快充电2.0。

我们把十台充电宝的全部测试放电功率进行求和,数值越高的代表兼容性越好。从结果来看,最高的是小米、酷态科以及奥海这三款,都在470瓦以上,除了华为的速度稍慢,兼容性是最好的;最慢的三款是闪极、安克还有摩米士,功率总和最高也就300瓦,而且像iPad、iPhone这些PD协议的设备都没法跑满,在这个环节表现垫底,如果是多设备跨平台,就不做推荐。

当然除了放电能力,给充电宝充电的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,不像手机一时半会儿就能充满,这100瓦时电池的充电宝,充起电来动不动就要一整晚,同样也会影响使用体验。

这里我们就发现,有的充电宝只是放电速度快,自充速度却不太相同,这里小米的自充就只有100瓦、闪极是40瓦、贝尔金是45瓦、绿联是65瓦、安克更是只有35瓦的速度,这里我们也在耗干电量的状态下,用支持充电宝最高输入功率的充电器测试了它们全部的充满时间。

虽然各自的容量有差异,但整体来看这几台所谓的快充充电宝,充满耗时都在2小时以上,闪极和安克因为容量偏低,速度快也比较正常。这里唯一一台表现好的是酷态科,最高161瓦的速度,充满72瓦时的电池,只用了一个小时,实际上是酷态科这次整了个活,支持“双枪快充”,拿两个140瓦充电器同时插上充电,就能激活最高165瓦的速度,还是挺有新意的。速度最慢的是贝尔金和摩米士这两台,都有着70瓦时以上的容量,但充电速度没上去,完全充满要三个小时以上,仿佛回到了快充还没出现的年代。

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十台充电宝的基础信息,重量上最重的是奥海的这一块27600毫安时、最高240瓦放电功率的这一款,重量来到了650克,几乎赶上一台平板的重量了;而体积最小、重量也最轻的,是安克这款自带充电插脚,容量只有9600毫安时的Prime系列,重量为305克,其他几台的重量则都在400到600克范围之间,差不多就是两台手机的重量。

而在接口上,这次十台中只有闪极、安克以及摩米士是两个C口的搭配,其中像倍思这款,算上自带线的话也是有三个C口,其余六台都是2C加1A的组合。

同时在这个价位段,充电宝也都开始卷屏幕了,其中依然只有闪极和摩米士没有屏幕显示,其他八台都可以显示如充电功率、电池剩余容量、放电时间,甚至充电协议这些看起来非常Geek的数据,算是帮我们省了一个电流表。不过这里我们要点名品胜和倍思这两款的屏幕,亮度和可视角度表现比较差,带出门在阳光下使用的情况下,可读性几乎为零,还不如省下成本换上四颗灯。

以上就是我们对这十台300元价位段充电宝的测试了,总得来说在这个价位段选购充电宝,在速度、容量以及功能上就已经能买到最顶的型号了,如果要我来为大家推荐的话,酷态科这台在我们的测试中不管是兼容性、功能性表现都最好,是整体性价比最高的一台,如果对便利性有需求,那品胜和倍思自带线的也可以选择。而闪极和摩米士在这个价位段的产品,建议大家避雷,快充、容量上的优势是一个都没占到。

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,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,欢迎点赞、评论并转发给身边的小伙伴,这里是凰家评测,我们下期再见!

亲爱的凤凰网用户: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,建议升级浏览器

第三方浏览器推荐:

谷歌(Chrome)浏览器 下载

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