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你忘掉AirPods Pro 3的存在,或许是苹果工程师创造它的初衷
评测
评测 > 正文

让你忘掉AirPods Pro 3的存在,或许是苹果工程师创造它的初衷

凤凰网评测(作者/阎烁)在今年的AirPods Pro 3发布之后,全新设计的腔体不但带来更舒适的佩戴感受,还通过内部结构的改变,在没有更换H2芯片的情况下,提升了音质、降噪和通透表现,让AirPods Pro这个产品,再次稳坐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头把交椅。

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Kate Bergeron

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Kate Bergeron

这款产品外观看起来虽然没有大幅革新,但我们最近有幸与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Kate Bergeron进行沟通,在她眼中,全新的AirPods Pro 3更像是经历一次复杂的重构。在这次重构中,他们把舒适、音质等曾经一款耳机很难兼得的特性,都放在了设计需求的第一层级,完成了一次看起来只有苹果能办到的,既要又要式的产品设计。

如何创造“舒适”?

讨论如何变得舒适,一定要先搞清楚,怎么定义舒适。谈到这个问题,Kate给出了大家认知里最简单的定义:“苹果对于舒适度的定义,就是可以让用户佩戴AirPods Pro 3的时候,能够是数小时的佩戴时间,而且在佩戴过程当中,都没有不舒服、不舒适的感觉。”

从初代AirPods Pro发布以来,降噪能力广受好评,但直到第二代产品迭代,偏大的圆形腔体设计,虽然保证了音质、音效,但在佩戴舒适度上,会有一定影响。不少用户都觉得,之前的AirPods Pro太顶耳朵,戴久了耳洞很胀,或者根本戴不牢靠,因为腔体太大塞不进去,相信大家也在身边,或者网上看到过类似的案例。

AirPods Pro 3全新设计腔体

AirPods Pro 3全新设计腔体

苹果也从他们的反馈渠道,收集到了这样的案例,并在这一代产品上,希望通过球形腔体的优化,配合更小尺寸xxs型号的耳塞,适配更多耳道较小用户。“我们设计AirPods Pro最主要的目标,是希望能够覆盖100%的人群,可以舒适佩戴。在未来,我们也希望舒适戴佩AirPods Pro的人群比例,可以逐年增加。”Kate讲到。

人耳3D建模

人耳3D建模

为了让更多人尽可能的佩戴舒适,Kate表示苹果在进行耳机硬件设计时,会进行大量的真实用户测试,整个研发过程中涉及的人数大概有5万人,并从这5万人中,挑选更具代表性的人群,通过3D扫描建模,构建大约1万人的耳朵模拟数据库,这其中包括Apple员工和非Apple员工。

从这个数据库中,Apple还会继续筛选更具特色、代表性的耳道结构,最终会有一个大概200人的测试团队,长期去使用、反馈全新设计的AirPods Pro,这个团队包含各种各样的耳朵形状、尺寸。

除了佩戴舒适性之外,这部分精心挑选的测试人群,还会进行稳定性测试,简言之就是耳机戴在你的耳朵里是否稳固。

他们会进行健身、锻炼,整个测试周期多达6000个场次,每次20分钟的锻炼,涉及跑步、骑行、瑜伽等;苹果还会特意测试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场景,比如瑜伽运动中的侧向平板支撑,耳朵垂直于地面,在重力的作用下,传统耳机很容易掉出来,但AirPods Pro在设计过程中,就要保持任何运动场景的稳定。

AirPods Pro 3配备5种尺寸耳塞

AirPods Pro 3配备5种尺寸耳塞

大量的耳道数据收集、多维场景测试,让AirPods Pro 3在舒适度和稳定性上,得到了进一步提升。但作为一款耳机产品,想适配世界上70亿人的耳道真的是非常困难,常见高端监听耳塞大多提供定制服务,而苹果认为目前的5个尺寸耳塞已经满足绝大多数人,同时Kate也再次重申了AirPods的设计初衷:“我们的设计理念依就是希望能够让AirPods Pro能够去针对,或者适合最多的群体,也会是我们在未来几年努力的目标。”

所以相信不断的迭代优化,对耳道数据的收集,AirPods最终的完全形态,将是任何人,随时购买一副耳机,就能最方便、舒适的开始享受音乐。

既要音质又要舒适

声音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体验,所以非常考验工程师的调教能力,能否找到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声音取向。但好的音效,硬件基础一定是必须的,越大的发声单元,往往是好声音的决定因素,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冲突点:AirPods Pro 2不够舒适的原因,就是因为圆形腔体过大,无法适配小耳道,那这一代为了缩小舒适性,缩小腔体,是否意味着发声单元的质量下降?

对此Kate非常坚定的表示:“我们希望两者兼顾。”为此AirPods Pro 3在更小腔体的基础下,通过其他细节的优化,反而提升了音频质量。首先就是调整了耳塞的角度,让发声单元通过腔体进入人耳的声音路径更加直接。

AirPods Pro 3的全新气道结构

AirPods Pro 3的全新气道结构

其次提升了麦克风质量和全新设计了气道结构,即便提升2倍的降噪能力,也不会有更多的耳部压力,同时更好的降噪还收益了更好的通透模式,得益于全新的气道和更先进的麦克风系统,AirPods Pro 3的通透模式是可感知的真通透,完全无感。

不过AirPods Pro 3在结构上的挑战,远不止缩小的腔体,为了全面满足人们戴着它运动的需求,AirPods Pro 3还在左右耳各配备了一颗心率传感器,在佩戴过程中,可以监测佩戴者的心率、计算卡路里等。

Kate表示:“心率传感器,其实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带到AirPods的一个技术,但是如果我们是把Apple Watch上面的相关经验,直接带到AirPods上来,是绝对不可能的,因为手表上的传感器尺寸、功耗都很难适配耳机。”

为此苹果整个团队,依旧继续压榨器件空间,最终装配到AirPods Pro 3中的心率传感器,体积尺寸仅有Apple Watch中的1/20,并且继续压榨H2芯片的算力,不但支持更好的降噪、通透算法,也融合健康算法,同时还要把控整个耳机的功耗,最终这款耳机的续航时间,还要比上一代时间更长。

做不可能的事

在采访最后,我也问了一个听起来就有些“不可能”的问题:当你们把「舒适」「音质」「心率传感」「防水抗摔」「佩戴稳定」这些本身在设计上互相矛盾的目标,全部列入目标清单时——你们是真的相信,这些事可以一起做到吗?

Kate没有给出非常套路的“这是信仰”、“Only Apple Can do”等等这样抽象的答案,她说:“It’s certainly more than faith… what we do on a regular basis.”

在她看来,苹果工程师们在做的不只是“相信”,而是凭借过去一直以来在工业设计、声学工程、传感器算法、软件优化等多维度的积累与协作,让这个“不可能的组合”真正落地,可以说做不可能的事儿,创造那些激发更多人创造力的产品本身,才是“Only Apple Can do”。

全新AirPods Pro 3

全新AirPods Pro 3

回到AirPods Pro 3,它看起来很小,很轻,没什么新变化,但当你真的戴上它——跑步、久戴、通话、冥想、会议,所有这些细节里,它就像一个隐形的工程杰作,背后无数苹果工程师的智慧,默默服务着你。

当然你不用记得这一切,当你戴上了它,并很快就忘记了它的存在——那正是它,完成了最初的使命。

亲爱的凤凰网用户: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,建议升级浏览器

第三方浏览器推荐:

谷歌(Chrome)浏览器 下载

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