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凤凰网评测讯(作者/卡尔)10 月 27 日的发布会上,一加在新品一加15 |Ace 6中,首发了165Hz高刷屏。会后我们采访到了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,看看他为什么执着在这个配置上?165Hz 高刷屏是用户的刚需,还是产品差异化的决策?
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
手机屏幕高流畅体验或将成为刚需
在 PC 领域,300Hz、400Hz 高帧率屏幕都都已成为游戏本的标配,高帧率带来的操作跟手性、画面丝滑感,让用户对 “流畅” 的期待不断升级。但在手机端,自 2020 年 120Hz 屏幕普及后,行业陷入了长达五年的技术停滞。李杰认为:“这并非没有提升空间,而是很少有品牌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突破体验边界。”
一加在与用户的深度沟通中发现,无论是重度游戏玩家还是日常使用者,对 “更高帧率、更流畅体验” 的需求从未停止。游戏场景中,120Hz 到 165Hz 的提升意味着每秒多呈现 45 帧画面,在《三角洲行动》这类射击游戏中,更快的画面刷新能让玩家更早捕捉敌人动态,实现 “快人一步” 的操作优势;日常使用时,滑动页面、切换应用的卡顿感被进一步削弱,这种流畅感,成为用户感知体验升级的关键。
要快更要稳跑 全链路技术支撑 165Hz 体验
165Hz 屏幕的难点,从来不是简单更换一块屏幕面板。李杰表示:“若仅追求帧率数字,手机不难实现短暂的 165Hz 输出,但要做到三小时沉浸游戏中全程稳定、不掉帧,则需要全链路的技术打磨。”
在硬件层面,一加重新设计了手机的内部堆叠架构,选用更高规格的散热材料,让 VC 均热板在 “轻薄” 与 “散热力” 间找到平衡 —— 既避免手机重量超过 220 克的握持负担,又能快速导出 165Hz 运行时产生的热量;软件层面,一加研发了风驰游戏内核,针对 165Hz 场景重构调度逻辑。同时,陀螺仪、触控、网络等细节也被纳入优化范畴:更快的触控响应让操作与画面同步,定制的网络芯片 G2 确保游戏时信号稳定,这些“细节”,保证了 165Hz 屏幕的体验。
让更多用户用上 165Hz 而非高端专属
一加采用 165Hz 屏幕的另一重考量,是推动这一体验的 普惠化。在行业中,高端技术往往先应用于旗舰机型,因成本问题难以向下覆盖,但一加的思路恰恰相反:若想让 165Hz 高刷屏成为行业主流体验,必须让更多用户用上,而非局限于少数高端机型。
为此,一加定制核心器件,并非只供给一加 15 这类数字系列旗舰,而是同步应用于 Ace 6 系列。即便是相关的散热材料、触控模块等单个成本高于同档产品,但随着用户规模扩大,整体成本反而能逐步下降。这种先做体验、再谈成本的策略,背后是一加的判断:用户体验的提升与规模的增长,比短期的成本核算更重要。正如李杰提到的:“我们希望 165Hz 的用户量快速起来,让更多人感受到高刷的价值,这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。”
锚定目标人群 打造专属体验
一加的产品定位其实很清晰 —— 专注于对游戏更偏好的年轻用户。从市场反馈来看,一加今年三季度同比增长 36.7%,增速行业第一,其中爱玩游戏的年轻用户群体比去年翻了一倍。而 165Hz 屏幕正是这一定位的“核心”。这群用户对手机的核心诉求是 “性能 Ultra”,即游戏体验要做到极致,同时其他功能不拖后腿。
一加 15 的研发逻辑便围绕这一人群展开:165Hz 高刷屏作为性能长板被重点打磨,而屏幕、影像等其他体验则保持同档位极限水准,形成 “长板突出、短板不短” 的产品力。正如一加所判断的:“只要产品能满足用户额外需求,就能刺激换机欲望,在 PC 市场,高端游戏本销量上涨就是最好的例子。”